HIP HOP兄妹串戲II

不是京劇,是混搭

天馬行空,自由奔放,是『B.Box兄妹串戲II–那一年,我們都挨打』的創作特色。起初,是因為嘻哈兄妹串戲I的成功,那次用嘻哈節奏滲入京劇十八扯,自2003年推出後,十年來屢受國內外邀演,並能搏得滿堂歡樂和喝采,覺得這種「二人轉」展現優伶才藝的喜劇,尚有許多潛力和想像空間。


去年定目劇「兄妹串戲I」廣受年輕朋友喜愛,覺得應再給一次機會,讓年輕演員去親近年輕觀眾。一直想把京劇精彩的折子「打」戲,呈現給觀眾。因為,這些戲都是從「生活」裡體驗而來,有的辛辣,有的嘲諷,都屬於「黑色幽默」。但也有「不登大雅之堂」的「粉色」之虞,一般公家劇團就不大去碰,久之,也漸失傳。印象中,這類玩笑戲,總是叫人噴飯的。但,實際上重拾資料,找到舊的紀錄影片,才發覺許多趣味已產生時代隔閡,不易引起現代觀眾共鳴,必須進行第二度重新創作。


如何創作呢?繼嘻哈之後,Beat Box是流行的世界潮流,如果,我們可以不必保守,試試與傳統「混搭」之後,其中產生的激素,不必介定何謂「京劇」,使之多元、新潮,把觀眾的面向打得更開,這樣,我們的下一代會為這個時代記錄些共同的文化記憶,而非得永遠留在「梅蘭芳」民國初年的美學趣味。可以更放心大膽,因為,我們未曾有一日捨棄傳統;鬧龍宮、武松、包青天、關公、王寶釧不是很嚴謹地固守經典嗎?


兄妹串戲I,基本上整個編導都是由我主控,但,第二集,我只把觀念丟出,架構擬定,就走開,讓宇珊和彥龍去創作探險,也交給秀偉組織相關戲詞、舞台、詞曲、音樂、服裝的種種元素,結果是…「閉著眼睛,都知道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。」因為,青春浪漫,是屬於年輕演員的可愛,而我是「老喀喀」,怎可再主導他們?或許不夠嚴謹,或許藝術性不是太高,但,至少他們勇敢融入時代-永遠留在「老時代」對當下的藝術工作者是「不公平」的,除非,他們自己如此選擇。


我只想告訴年輕演員,我們必須關心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故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