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

創作構思

21世紀的表演舞台
進入21世紀,電腦科技帶來的衝擊,使得國與國,族群與族群,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縮小,各種跨界與跨文化的交流變得十分容易,創意是王道,唯一能吸引住爆炸性的媒體和人們的目光。而在這個急促洶湧的浪潮中,正如十八世紀初,西方列強挾科學進入亞洲古老國度一般,傳統的文明如何招架並不致潰散衰微? 戲曲如此、歌劇如此、文物如此、藝術亦如此,何以在21世紀活出另一番燦爛?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歌劇的創作呈現,有三重面向值得被檢視與省思。


三重面向的檢視與省思─音樂
第一重,首要創作的是音樂,劇情是康熙與路易十四的故事,又有歷史文物典故,一開始就定調具備中西古典音樂的風格,加上康熙喜愛崑曲,路易十四與巴洛克音樂幾乎朝夕不離。必須找到具備兩者深厚功底和熟悉戲曲與法國的作曲家。許舒亞是上海音樂學院院長,又曾旅法多年,創作了多齣歌劇,能站在至高點把李門老師編的唱腔拆解、變形、再造,而自然地融入管弦樂團和西方歌劇旋律中。

全劇共有26首曲子,中國部份18首,法方部份7首及中法部分共1首,每首都十分動聽,可見許舒亞的功力,令人讚佩。

法籍演員Jean-François Novelli、Camille Poul、Pierrick Boisseau是巴洛克樂界歌唱明星,分別扮演路易十四、白晉(莫里哀)、曼特儂夫人(安皇后),他們經常在凡爾賽宮演唱,具備古典身段和手勢表情,男高音、男中音、女高音,在江靖波指揮下和京劇的老生、淨角、旦角對唱和鳴,攜手完成這趟中西古典音樂的探險之旅。


劇本─歷史足跡與哲學

劇本的作者張大春是不二人選,對於中國歷史和典故以及詩詞歌賦有深厚造詣,同時對於西方的文明變遷和世界歷史、哲學、科學發展也有鑽研,更重要的是,他是學貫中西的現代作家,也懂得唱京劇,文字聲韻掌握得自然精純,能給作曲家奠定良好的基石。

故事從航海時代啟幕,中法的友誼在康熙與路易十四的彼此陌生好奇中建立,從唱詞中,可分辨出西方人自然地理觀和中國的人情味。

例一:
白晉(唱)

誰能在這波濤上
畫一條國界,告訴我;
這裡是東方,這裡是西方。

明珠(唱)
望長空,來鴻雁,蒸雲澎湃
有情天,喚遠朋,好風開懷。

例二:
康熙(唱)
騎射江山,思治亂,更仗儒冠。
我皇族,建大清,定鼎中原。

21個字,展露康熙的蒙古草原血統、奔放豪邁和愛好儒學,重用漢人文臣,以及大清開國時期,治理亂世,平定中原的雄心霸氣。

路易(唱)

他聽見了,太陽。
雅典娜的金粉灑上他的肩膀。
以聖油塗抹,桂冠的榮光。
奧林帕斯諸神,在此亮相。
兩千萬臣民,曠野中的羔羊。
你們不必謳歌,只須仰望。

六個短句,內藏六個典故
1.路易十四自喻為上帝之子,太陽神阿波羅。
2.上帝之子為人民牧羊,視民為迷失的羔羊。
3.路易十四愛好舞蹈,創立世界第一個舞蹈學校。
4.四處征戰,踏出了法國最遼闊的疆土,並擁有兩千萬臣民。
5.建立了皇室,絕對的集權領導統治。
6.引領東方和中國文化的時尚風,同時也預示航海殖民時代即將到來。

在中法交流初期,宗教人士扮演敲門人,傳教士在宮內教授皇帝天文、地理、數字、醫學,甚至用金雞丸(奎寧),治癒康熙的瘧疾,救了他一命,而獲得信任御用。但也因民情理念不合,康熙到老年時,親手把自己打開的大門關閉了! 這在第二場康熙與白晉初次見面就埋下伏筆。
康熙對路易十四自喻太陽王又信奉上帝感不解─

例三:
康熙(唱)
問白晉,國惟一主,天無二日──
究竟是神掌其柄?
還是天子御萬民?

白晉(唱)
我的神, 我所信,
只有一個上帝。
笛卡兒,也說祂:
存而不論,是「第一因」。
全其知,全其能,
必是唯一的神。
我的主人,號稱太陽王路易,
高貴榮耀的聖靈。


當白晉治癒康熙,使之龍心大悅,在賜他良田宅第,蓋教堂傳福音時,有個但書:
且容我,華夏民,祭祖似酬神。

康熙44年,因教會禁止中國信徒祭拜祖先而民怨沖天,康熙很愛家人與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又孺慕情深,當然在他的天下豈容得不祭祖的天主教義。
康熙和路易有許多共同的特點,例如:幼年喪父,分別在祖母、母親的的扶養輔政下,建立興盛的王朝。路易比康熙大了16歲,啟幕定在1688年,白晉傳教士進紫禁城之年。康熙34歲,路易50歲,一個如旭日東昇,一個已如日中天,康熙打開了康雍乾盛世,路易十四的孫子命喪斷頭台,緊接法國大革命,結束了凡爾賽宮的皇權。


表演─環境劇場的舞台

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,以故宮為歷史場景,很符合環境劇場的文化記憶條件;林克華將舞台分上、中、下三層,並設走道拉出中軸線,而在這條中軸線是屬於帝王的,世界的中心線,東西方皆同。台北故宮─北京故宮─凡爾賽宮串聯起十七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,人類多少生命和激情,那些我們共同走過的足跡與浮光掠影。至今,迴盪在我們耳邊的低語,是悅耳亦或是不勝唏噓?

整體美學及表演也有三重性:東方─西方─新古典,戲曲的無聲不歌,無動不舞。歌劇演員與合唱團,以靜制動的表演方式,和突破兩者規則與形式,混搭出第三者方法,導演需一一進行調整、改造。有時,人們會質疑,身兼導演與主演如何兼顧?其實,這也是京劇的傳統,梅蘭芳、李少春、麒麟童也都是主創和主演者,英國的奧森威爾森亦是。但,的確工作份量非常大,從劇本、舞台、音樂到表演,導演提出概念又需掌握分分秒秒的細節,這次的美學大架構有秀偉來掌握,在排練時有佑昌抓演員小細節,紓解了我不小的壓力,台前幕後有最忠誠的好友默默出力,和行政人員不眠不休的付出,當代25年磨一劍,今日看如何再創傳奇。


鹿鳴呦呦,秋綢春搜
木蘭圍場列貔貅。
橫畫戟,仗吳鉤。
太平天子威臨九州。


我心存無比崇敬,康熙就要威儀登場,但願,上蒼庇佑,賜予星空燦爛,
演出順利,大功告成。